好了,要進入最難的部分了!要做什麼?
我覺得這個問題真的超級難。老實說,我不是這幾天才開始想,而是這個問題一直都在我心裡。我常常有各種想法,但又會擔心——真的有人會用嗎?做出來會不會根本沒人用?要開發、要寫程式,好麻煩,時間也不多。這些阻力常常讓我遲遲沒有開始。
不過這一年 AI coding 工具大幅進步,進步到什麼程度呢?我上班的時候幾乎很少需要自己一行一行寫程式,很多時候 AI 就能快速幫我把 MVP 打造出來。這段時間我也用 AI 做過不少小專案,越做越有信心,覺得現在已經能幫助我快速開發出腦袋裡想像的 APP。
所以我決定,與其繼續糾結「會不會失敗」、「有沒有人用」,不如先做再說。最近很流行一個梗圖:「未來去傳藝中心,可以看到手寫程式這個技藝。」我覺得這可能不是笑話,而是快要實現的現實。
像我之前提過的,我腦袋裡浮現過很多不同的點子:
這些想法都很有趣,但同時也讓我心裡很怕——怕做出來失敗,怕花時間卻賺不到錢。想一想,乾脆先從自己的需求出發,做一個我自己會想用的 APP。
最後,我決定要做 健身 APP + 飲食紀錄。
雖然市面上健身 APP 已經多到數不清,但很多用起來我都覺得不好用,不是功能過於複雜,就是和我健身房的需求不太符合。
而我想要的,是能同時結合 運動紀錄 和 熱量控制,讓我清楚知道自己每天消耗和攝取多少,能不能真正減重。
再來,我想加一點 社交元素,這樣健身才會更有趣,也更容易持續。
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。
前陣子我同事和我一起加入健身房「萵苣」,我也帶過他幾次,教他怎麼用器材、示範一些動作。結果呢?他還是說自己不敢去,因為「去了不知道要做什麼」。
我覺得雖然當健身房的股東也沒什麼不好,但這樣真的很可惜。健身本來就不是一個有趣的運動,需要很多自律和自我摸索。於是我想,如果我能做一個 APP,讓他去健身房時能看到我幫他寫的筆記,知道這台器材怎麼用、該做幾組,甚至我可以幫他排課表,讓他有目標,至少不會站在場地上不知道該幹嘛。
除此之外,我還想加點遊戲性,像是朋友之間能互相看到彼此的紀錄,「欸,你今天有去偷練喔,不錯嘛!」 這樣增加一點樂趣與互動。
AI 讓我覺得,我終於有辦法快速開發出 MVP,先試試看。雖然我還是會擔心,怕做了半天最後沒人用,怕失敗。但我想算了,不管了,先從自己的需求出發。
市面上雖然已經有一堆健身 APP,但偏偏沒有一款能真正符合我的需求。而且多半都要錢,那我乾脆就自己動手開發,至少能做出一個我真的會用的。